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梦回徽州·寻非遗·习千年砖雕文化

发布时间:2022-08-09 10:39编辑:青云来源:安徽新闻网

“快看,这里建筑几乎都是马头墙!”6月26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赴黄山“徽州‘非遗’再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功抵达黄山,这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是由安徽师大部分学院的大二学子组成的。为了深入学习、弘扬并传承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社会实践团队在6月27日开始对黄山的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与非遗手艺大师的工作室进行实地调研,亲自体验传统的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师大精神。

6月27日下午,安徽师大学子“徽州‘非遗’再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带着学习与传承“徽州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与使命,来到了黄山市歙县吴正辉砖雕艺术研究所,去采访吴正辉大师,并体验传统的安徽砖雕艺术,继承与弘扬安徽非遗精神。

刚进入吴正辉大师的研究所,队员们就听到了叮叮当当的雕刻声音,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团队成员们想象的如博物馆一般精美的展览室,而是如施工现场一般充满灰尘与碎屑。在炎热的夏天,砖雕工作者们却只能靠几台风扇为他们带来清凉,他们带着口罩,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陪伴他们的是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具的敲击声。砖雕工作者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工作,但是却创造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砖雕作品。在吴正辉大师的砖雕艺术研究所内,三个学徒正在现场进行砖雕作品的雕刻。虽然天气很热,雕刻时也会有尘土飞扬的现象,但是砖雕工作者仍专心致志的工作,一点一点打磨手中的艺术品。他们细致认真、心无旁骛,不被任何人打扰,他们的工匠精神,真是令人尊敬与佩服。

在工作室的地上摆满了已经雕刻完成的砖雕作品,有的是栩栩如生的美景,有的是祥瑞威猛的珍兽,有的是层峦叠嶂的山水……团队成员仔细欣赏着每一个砖雕作品, 感叹于非遗大师的巧夺天工。有许多成员都对砖雕作品进行了拍照留念。

图为砖雕工作者在工作

随着记者的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完成一个砖雕作品大概要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砖雕作品也不仅仅是靠手工完成。现在,许多的砖雕作品都是在机器的定型后,再由人工精细打磨形成,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批量生产的需求。

团队成员在近距离感受砖雕这门古老技术的魅力,了解徽州砖雕的制作工艺后,得到了吴正辉大师的许可,并在大师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砖雕的制作过程。团队成员按照砖块上勾勒好的痕迹进行雕刻,十分小心谨慎,哪怕搞得一身尘土,但看到手中普普通通的砖慢慢变成了有形有色的艺术品,成员们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虽然作品不够完美,但是成员们从亲自制作中感受到了砖雕制作过程的不易,以及砖雕制作的魅力所在。

图为团队成员亲自体验砖雕

当看到仓库内隆隆作响的机械时,有团队成员向在场的砖雕手艺人询问:“那现在既然有了机器,手工制作还会得到大规模的运用吗?”砖雕手艺人则回答说:“虽然现在的机械化生产一定程度上给手工业带来了冲击,但是我们要始终相信,手工有它自己存在的意义。一个好的砖雕作品一定是独一无二的,能够体现雕刻者的情绪变化,有雕刻者的情感付出的。”

图为团队成员向工作者请教

是呀,吴正辉大师在传承徽州非遗文化的同时也始终相信,只有自身完完全全的投入到砖雕制作当中去,把自己的对砖雕的热爱投入进去,手工制作才不会被机器取代。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同样作为徽州文化的传承人,团队成员表示将永远秉持着初心,学习和了解徽州文化,为徽州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团队成员也会运用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让更多人认识到徽州非遗文化,体验徽州非遗文化。就像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名称一样,让徽州文化“再启”!

图为团队成员与工作者合作